《红楼梦》:鹦鹉改名紫鹃,成了黛玉的丫鬟。原来还有这个意思啊!

文章插图
《红楼梦》里的侍女那么多,但没有一个像紫鹃那样让读者赞叹她们的“纯洁”和“高贵”。
晴雯对小女孩有“暴力倾向”,平儿对于尤二姐的死其实负有一定的责任。
鸳鸯还和凤姐合谋戏弄刘奶奶,以讨好贾母。且不说攻击人,就她的“女人味”一直以来争议不休。
【红楼梦中的紫鹃是谁家的丫鬟? 《红楼梦》中的鹦鹉与紫鹃】只有紫鹃,曹雪芹把她写成道德完美的人,只凸显了她对林黛玉的真正关心和对林黛玉未来的担忧和计划。
紫鹃是一个“完全不为自己谋利,只为他人谋利”的人。
紫鹃原是贾母的女儿。林黛玉第三次进贾府,贾母见黛玉带来的姑娘雪燕太小,便娶了身边的二等姑娘,名叫莺歌。黛玉”。
紫杜鹃,原名鹦鹉,与鸳鸯以“对立”的名称搭配,表达了贾母作为老人的审美情趣。就是所谓的“贾母文章”(子皮)。
莺歌追随黛玉,改名为紫鹃,这无疑体现了林黛玉这位诗情画意的小姐的审美情趣,是“黛玉的文章”。
鹦鹉是模仿者,也是体贴的鸟类。来到黛玉身边的紫鹃,很快就成了黛玉的知音,名曰主仆,实则姐妹。

文章插图
不过,《红楼梦》的文风是,对这个更名过程不做任何解释,让读者自己去体验。
当然,鹦鹉改名为紫鹃,其实是曹雪芹的艺术设计。除了符合黛玉的审美情趣之外,还赋予了它隐喻的暗示。
即紫鹃之名,取自杜鹃哭血的典故。
相传古时蜀国有一位皇帝,名叫杜预。死后,他化作一只鸟,伤心地哭泣,甚至哭出血来。他是杜鹃鸟。
这个传说可以与黛玉“赤珠仙草”、“以泪还债”的神话背景联系起来。皮皮《绛珠》注曰:“细看,胜过血泪”?
杜鹃花的信息载体承载着悲伤、怨恨、思念家乡、血泪哭泣的形式内涵。那么,这就是杜鹃花本身的内涵吗?
其实不是,而是她师父黛玉的内涵。 ”
《黛玉》《葬花吟》有句“杜鹃黄昏无语”,似乎是有意无意的指涉。